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易经》:占卜真的是迷信吗?

2022-12-13 15:09:30 1869

摘要:《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卜周易辂知机 讨汉贼五臣死节"中,曹操听说术士管辂精通周易后,于是将他召来算卦,结果管辂真的成功预言了刘备、夏侯渊、鲁肃等人未来的命运。同样在《 西游记 》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中,袁守诚不仅精...


《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卜周易辂知机 讨汉贼五臣死节"中,曹操听说术士管辂精通周易后,于是将他召来算卦,结果管辂真的成功预言了刘备、夏侯渊、鲁肃等人未来的命运。

同样在《 西游记 》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中,袁守诚不仅精准地预言出降雨的时间,甚至算出了泾河龙王之死。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暂且不说,易经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1.易经的发展历程

《易经》是华夏上古三大奇书(《连山》《归藏》均已失传)之一,被誉为万经之首,涵盖了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经过时间的沉淀,它反而愈加熠熠生辉,仿佛永远无法穷尽的文化宝库。

《易经》的演变主要历经了三个关键时期,号称“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这里的"三圣"是指伏羲、周文王和孔子,三古则是三人所代表的时代,也就是上古、中古、下古。

上古-伏羲“一画开天”

故事要从五千多年前讲起,在那个蛮荒的时代,贫瘠的大地上屹立着一位智慧的老人,人们称他为"伏羲"。

他仰观天地,思索许久,在那个文字尚未流行的时空里,终于“一画开天”,乾为天,坤为地。而后伏羲又从"河图洛书"的奇观中得到灵感创作出了完整的八卦图。

这里的圣人便是指伏羲,那么天垂象是什么意思?“天垂象”就是指大自然中的现象,从自然中学习,从自然现象中自我领悟,这个过程便是“天垂象”。

而系辞中特别说到,只有圣人才能看懂“天垂象”。“圣人象之”、“圣人则之”,因为只有圣人才有敏锐的目光,能从平凡中感悟到自然真理,能看透事物的本质。

从无到有,一画开天,圣人伏羲从平凡的景色中领悟出宇宙真理,自此首创“天道”。

周文王

中古-文王拘而演周易

这个故事要从暴君商纣王说起。商末,纣王帝辛继位后,宠爱妲己不理朝政。姬昌则处处行善深得民心,颇受诸侯欢迎。

纣王害怕自己失势,便将姬昌拘于羑里,结果姬昌居然在狱中完成了《易经》的编写,并将八卦两两结合衍生为现在的八八六十四卦,并且为每一卦都写上了卦辞。

可以说,周文王成功地将伏羲创造的“天道”引入了“人道”,八八六十四卦,卦有卦辞,爻有爻辞。这为后来的孔子写作《十翼》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孔子

下古-孔子作《十翼》

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他打破了权贵对知识的垄断,广收弟子三千。弟子们记录其言行,编纂写出《论语》,但孔子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著作并不是《论语》而是《十翼》。

翼有辅佐、辅助的含义,意为《易经》添翼,史记中写道:“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可见,孔子对《易经》何其重视!

孔子乃集大成者,他写作的《十翼》成功将“高不可攀”的《易经》变成了更为“平易近人”的处世之学问道理。此后,《易经》由神道设教转变成了学问述理,历朝历代终于开始了对《易经》从未停歇的研究。

龟卜

2.易经占卜是“理性的迷雾”

为避免读者理解有误,话说在前,易经虽然是占卜算卦之书,但又不仅仅是占卜算卦之书,虽然《易经》诞生之初,人们便开始将其用于占卜算卦之学,但《易经》中所蕴含的自然哲学思想,其价值要远远超过占卜之用,后面的章节会再详细解说明这点。

《周易》诞生后,便成为了古代术士占卜的权威用书。早在商朝便有祭司和巫师负责占卜,而在《周易》诞生后,周王朝便设立了专门负责占卜的官职“太卜”,后代王朝里虽官称不同但也依此例设置了相应的官职。

“太卜”使用易经来占卜算卦,而在千奇百怪的占卜方式中,有两种格外流行,这里简单介绍:一种是用龟甲为占卜工具的“龟卜”;一种是用蓍草为占卜工具的“占筮”。不过,龟甲占卜的成本太高,因此后代也就逐渐放弃了这种方式。

实际上,占卜在国民中非常普遍,婚丧嫁娶之时,都能见到术士的身影。术士占卜完后,人们就按照占卜的结果来依例行事。

虽然如此,国家大事上却也有例外。

武王伐纣之前,算出卦象是“龟兆不吉、“风雨暴至”,按往例,这是不吉之兆,不宜出兵,然而,姜太公却冲入太庙踩龟甲而止卜,疾呼:“吊民伐罪,天下大道!当为则为,当不为则不为,何祈于一方朽物!

根据出土的西周利簋的铭文上记载,“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这就说明,武王伐纣只用了一天,他不仅仅没有失败,反而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可想而知,若周武王一意孤行,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完全迷信于卦象,那便会与胜利失之交臂,历史将会是另外一个走向。

讲到这里,大家不妨想想,我们是否可以说占卜的起源便是非理性的呢?

一个人在头脑非常清楚、非常理智的情况下,遇到人生大事,是断然不会向一位陌生的算命先生求助的。只有在一个人进退维谷,左右两难时,他才会寻求这种非理性的解决方案。

《易经》预测人的命理运势的理论基础,充满了经验性和偶然性,加上模棱两可的卦辞,这与科学的精确性截然不同,因此《易经》也就始终无法步入正统的科学殿堂。

《易经》诞生于上古时代,源于理性对无知的反抗,《易经》占卜的历史实际上也是人类自身理性光辉逐渐闪耀昭彰的历史,但它总归是“理性的迷雾”。

有时候寻求占卜的帮助,反而不如多多静思,向自己的内心深处发掘那早已呼之欲出的答案。

卡尔·荣格

3.易经在现代科学中的阐释

易经难道不是非理性的吗?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我们逐渐认识到了牛顿的经典物理力学的局限性,也知道了在现实之中还有太多我们未曾探究过的领域,但科学的光芒总是存在驱散“理性的迷雾”的可能性。

西方心理学大师,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曾写了一本名为《东洋冥想的心理学:从易经到禅》的书,在书中,他本人对易经的预测功能深信不疑,首创了“共时性原理”——因果律无法解释的东西,共时性原理可以解释。

荣格的基本观点,可以如此理解,在人类脑海的深处,隐藏着基于现实资料而预言未来的功能,它最终以类似于潜意识的形式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某种程度上实现了预测术。

按照荣格的话来说,“人类自我或曰人类灵魂的一部分,不受制于时间和空间”,这多少有些玄学的味道了,难怪有人说,科学的尽头是神学。

但荣格毕竟也是与弗洛伊德等人并称的西方心理学大师,这种思维上的颠覆或许也是一种新的解释吧。

4.易经的现实作用

我在前面说过,易经其中蕴含的自然哲学思想,其价值要远远超过占卜之用。

易经呈现的是事物发展之普遍规律,譬如太阳东升西落,月的阴晴圆缺,百川东到海,描述的是天地万象的变化。

然而,这种规律又与数学中体现的绝对理性不同,因为万事万物都在无时无刻地发展之中,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太阳总有熄灭的一天,月亮终有消失的时候,海水也会随之枯竭。

但易经又不仅仅局限于此,它又有辩证哲学的一面,物有穷尽之时,人之精神却可游离时空。

宋朝的易学大家邵雍,专门写了一篇《渔樵问对》,其中就通过樵夫提问、渔夫回答的方式,来讲述了天地、万物、人事、社会中的易理,并加以诠释。

这里的道指的其实就是自然。我们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感知自我,最后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就是道。

易经的基础是什么?其实就是“畏天命”,也就是敬畏自然,它本身是观察自然的产物,讲述的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道理;而缩放到我们每个人身上,就是“畏大人”,也就是敬畏有德行的人;在具体点,就是“畏圣人之言”,也就是敬畏老祖宗、敬畏人性原初的性德

很有意思,我们发现,易经的奥秘讲到最后,答案居然是个人的德性。

因此,易经最大的功用是什么?其实是修身养性,八八六十四卦,每一卦象都是人生经验的分享,没有那么玄奥,讲述是人生大道。

研究易经的著作,现在十有八九是和占卜算卦相关的,这完全是偏离了大道的根本。这里建议大家从《易传通解》读起。

曾仕强

易经是讲道理的,对于既定的事实,我们不必担心。大势所趋,民心所向,这也是治国的道理。譬如,两岸统一,这是迟早的事,或早或晚,我们不必焦躁,安心拭目以待即可。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