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3 15:55:36 | 浏览:1740
来源:正心正举公众号
文/鹿彬
自然界与社会的各种现象充满了许多不确定性,这种既复杂又精密,并且变化无端的系统,必然要用多元的思维方式才能理解。
那么自然、社会的多样性与多元的思维之间如何达成一种共通性呢?这就决定我们要去观察各种自然、社会的现象,寻找其规律,并形成系统的、内在的多元思维方式。
自然界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与其耦合的那种规则必然是复杂多样的。由基本粒子运动的方式到神经细胞之间化学信息的传递轨迹,以及云气升腾变化的形状、海浪翻涌起伏的律动,乃至于审美的情感结构、音乐节奏低昂的频率,都处于一种不规则的形态之中。
那么,为何这种不规则的形态能够保证自身结构的合理性,并展示出它在自然界存在中的特殊性,以便与其它类型的现象区别开来,又为何能延续自身的存在呢?这表明,在不规则之中另有规则存在。
若能把握这不规则之中的规则,那么即可把握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本质规律,显然它是非机械化的,非标准化的,非量化的,而是灵活机动不拘一格的。由此类推到各种社会现象,也多是不规则之中含有其规则。
比如,人口的增减指数、企业效益的盈亏、疾病发生的概率,教育的成败因素,科技发展的周期,这些不易把控的社会现象背后隐含着自身律动的法则,而这法则是幽昧的,是于幽明之际隐显其形的,是需要那有着天人合一之意味的精神始能把握的。
任一现象的显现态皆是一种具有转换交互性质的情景,其自身的组织层级之间所具有的量,具备先天的差异性,由此,不同组织层级之间,因所具有量的不同,根据差值比重从而产生时空区域的位相转换,此位相转换的规则即是现象显现的底层逻辑。依据此现象显现的底层逻辑,可以定义出无数个情景,并且此情景与自然、社会的各种场景是一一耦合的。而此底层逻辑的变数是由两组数字决定的,它们是天数与地数。
《易经·系辞传》上说:“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两组数字的推衍法则是极其微妙的,而依据其数理逻辑所成立的各种情景亦是无穷无尽,并与自然现象一一耦合的,正所谓:“《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那么我们在此先来考察并证明由《易经》数理所定义的那些情景与自然、社会现象的耦合性,以便由此进一步正确理解易经的数理系统以及其推衍法则。
一、《易经》推衍模型与脑神经运动相一致的证明
在《Linsker"s神经网络和易经演化模型》(自然科学学术季刊《大自然探索》1993年第3期)这篇文章中,作者写道:“在探索视皮层感受野多样性的起源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在Linsker"s神经网络和《易经》的太极演化模型之间的一座跨越时间与空间、联结东方与西方的 、联系古老与现代的彩虹。我们可以看到,在Linsker"s网络与太极模型之间的几乎是神秘的共同性。当然这种对照并不是两种模型之间的一致性的严格证明, 但是它明显地表示二者之间可能有一种极为密切的关系 , 它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那么, Linsker"s网络的更深的层次所生成的多种感受野形态与六卦有类似的对应关系吗? 回答也是肯定的。在表5中 , 我们详细地列出了对应于表4中的6卦的感受野形态结构。它们之中的大部分都是Linsker"s所描述过的, 并且为神经生理学所证明了的。同样, 在表5中, 我们为了避免繁琐,故意空缺了一些朝向选择的感受野形态,读者有兴趣不难自行预测出来。”
这篇论文无疑可以对“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的研究带来许多深远的启发。
二、《易经》推衍模型与生物遗传密码相一致的证明
在《遗传密码表与<易经>》(《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4卷第4期)这篇文章中,作者写道:“首幅大型人类基因图谱的发表绘出了1.6万个基因染色体所在的位置, 它说明人的一生的确定性和它们的遗传性程序, 是由4个碱基中任取3个, 构成64个密码子的基因所控制。《易经》它也有一个由64个符号组成的系统, 每个符号也是由4个可能的"字母"中的3个组成, 它依赖于阴阳极性的基本规律, 揭示人的生命和发展受控于一个包含64种可能的状态, 每一种状态又有6种可能的变化, 使之成为另一个状态的系统所确定的程序。本文介绍如何由二进制表示“卦”的顺序, 并以太阴、少阴、少阳、太阳分别表示尿嘧啶(U)、胞嘧啶(C)、鸟嘌呤(G)、腺嘌呤(A)4个碱基的遗传密码表, 发现竟似同一个密码系统。提出是否存在一种规律, 它的特征(信息) 一方面通过遗传密码表的64种三联体密码显示, 另一方面又通过64种可能的状态及发展显示。”
这篇论文似乎可以对“生命科学与基因技术”的研究带来一些启迪。
限于文章篇幅,关于此类证明不再赘述,接下来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易经》观察世界的方法模式在社会生活领域的应用。那么,这样的模式或许应该是这样的:
1
自组织系统思维解决经济可持续性循环发展问题。
2
交互平衡思维解决国际进出口贸易问题。
3
“通几”思维解决不确定性社会风险防范问题。
4
多边界扩张思维解决企业多元化发展困境问题。
5
周期预算思维解决教育瓶颈突破的问题。
6
主体生成思维解决创新力贫乏问题。
用多元思维解决问题,《易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天下百虑而一致,同归而殊途,这样的思维模式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比如说:《易经》的“屯卦”描述了创业伊始所要面临的情景,并给出了应对的建议:“创业伊始,必有艰难,惟能耐其辛苦,勉强不已,自然脱离艰难,终得亨通!”再比如:《易经》的蒙卦描述了教育过程中所要面临的情景,并给出了耐人寻味的建议:“初则其发心也,诚一而不杂,迎其机以告之,其道亨也。若至‘再三渎’,则私意起矣,杂而不纯,故不告。”
《易经·系辞传》对思维原则的描述是“神无方而易无体”,是说,全面的思维是没有固定的方法与模式的,它全息而多元并富有启迪性,是中国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文章版权归本平台所有 转载请联系“正心正举”
来源:正心正举公众号文/鹿彬自然界与社会的各种现象充满了许多不确定性,这种既复杂又精密,并且变化无端的系统,必然要用多元的思维方式才能理解。那么自然、社会的多样性与多元的思维之间如何达成一种共通性呢?这就决定我们要去观察各种自然、社会的现象
跳出自己的思维逻辑,换一种思维来做事,这可能是我做网络这么多年,要做的改变了,改变自己旧有的思维,做自己认为不可能的事情,这段时间我自己强迫自己做了很多事情,我知道有些是对的,有些就是未知的。我自己可能一直没感觉,现在回想,算是对来南通一个
在本文开头,先来做个小测试吧:下面有4种思维模式类型,你觉得自己可能是哪一类?偏好A型思维模式的人,逻辑性强,好分析、重事实,强调量化方法;偏好B型思维模式的人,有条理、重规划、重细节,做事循序渐进;偏好C型思维模式的人,善交际、重感觉,做
我们都知道脑分左右脑并且它们分别主持不同的工作左脑负责感知(如语言、分析、推理、计算、理解和判断等)右脑负责创造(如想象力、记忆力、抽象能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等)全脑开发就是要全面激发左右脑的潜能同时对IQ和EQ进行提升能大大促进孩子的智力
思维能力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我想不必多说,很多家长也都已经认识到其重要性。很多教育专家和老师也都发现,思维能力强的孩子,往往学习能力也很强。可以说,灵活的思维能力,会让孩子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受益匪浅。不过,培养孩子灵活的思维能力,可不是
大家好!我是一名保研到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环境科学专业的学姐。关于保研时如何选择院校,参加夏令营以及选择导师已经有很多学长学姐做了相关专项经验分享,今天学姐主要结合自己的保研情况为大家整理一下如何拿到保研资格及后续保研过程。要想被推免首先必
“易经是科学的无数法则,归纳后的产物“易学大师留给人们的警示历朝历代,成大事者,多曾研读过《易经》,将其内所蕴之过去未来学说,融合入自己的工作领域中,以此学以致用。他们将《易经》视为自己成功的密码。追溯这一本传奇之书的起源,竟要回顾至数千
一、专业信息所属院校:东南大学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所属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9]电子科学与技术二、招生详情研究方向:(01)(物理电子学)显示科学与技术(02)(物理电子学)光
e公司讯,企查查APP显示,6月22日,安泰吉(上海)生命科学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方效良,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自然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等。企
日前,由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第四届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活动落下帷幕。由山西省科学技术厅推荐、山西科技传媒集团子公司山西科学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李倩、巨苗、刘京津等人编创的作品《声生不息》荣获第四届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二等奖。▲ 山西
每年的顶尖科学家论坛上,经常出现这样的“爷孙同屏”画面:科学大师低着头对科学少年们说着什么,身着校服的孩子们认真听着,眼里充满了对科学的渴望。15-18岁的青葱岁月正是科学幻想最丰富的时候,在让科学少年与世界顶尖科学家对话这件事上,今年的顶
去年年底有两件大事,一是澳洲野火从九月开始,到12月底时几乎蔓延了整个澳洲,还有则是从阿拉伯半岛向非洲和亚洲蔓延地蝗灾,开始我们并没有觉得什么,因为离我们还远得很!但是始料未及的是,不仅这两个大事件持续发酵,而后续发生的故事则让历史铭记20
易经六十四卦分类之思维导图
12月19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学院易经文化传承创新研究所揭牌仪式暨黄山龙山山庄度假村研学游启动大会在淄博齐盛国际宾馆会议中心隆重开幕。中管院商学院书记赵先贵先生致开幕词尊敬的王子全会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
今本《周易》,托名周文王的《易经》和托名孔子的《易传》合为一书。易学专家大师们,普遍把《易传》当作《易经》念,什么“一阴一阳之谓道”,什么“乾为天、坤为地”,什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等,这些《易传》之辞,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