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0 21:54:41 | 浏览:1200
其实你我都知道,房地产市场迟早会被时代抛弃,只是让大家没想到的是,这一天来得这么快,来是这么凶猛!
两年前,我们还在为没有足够的钱买不到房子而焦虑,一年前,我们还在激烈争论房地产市场是否出现了分水岭,而今看着越来越多的人提前还贷甚至断贷,许多没买房的人反而在庆幸,自己没有“入坑”。
这两天武汉有个楼盘降价的事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大概意思就是这家品质房产公司某个楼盘原来售价要18500元/平,如今买它只需要12700元/平,且是现房还能任意选购楼层,那这些高价买房的业主哪能接受,售楼部都围满了人讨要说法!后来这家公司出来解释说是员工搞错了,低价是针对青年员工的置业计划,但这理由有多少人相信呢?
作为一家品质、规模、口碑都还不错的房产公司,它们知晓的重要信息肯定比我们这种“散户”要提前许多,在我看来,这次的“大甩卖”就是很明显的信号,房地产市场真的有点“不行了”。
房地产经济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其持续地疲软势必会影响到社会各个方面,因此这几年一直在强调房地产市场要“稳”,不过计划终究赶不上变化,因特殊因素的持续、反复影响,拉锯战持续了一段时间,一直到进入2022年后,房地产市场频繁出现“异常”。
查阅CRIC中国房地产决策咨询系统数据你会发现,2022年前8个月,30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无论是环比(天津、徐州、南宁、无锡除外)还是同比数据都在下降,北上广深等热点大城市也不例外,普遍跌幅在30-40%,最高的能到70%。
又比如,全球第一房产中介的贝壳公司,其门店数量从年初的5.1万家下降到了年中的4.2万家,才半年时间就减少了8200多家,比这更糟心的是,最近这家公司财报数据显示,今年已经亏了25亿元,亏损金额超过了2021年全年的盈利22亿元。
与此同时,大量房产中介也纷纷撤出房地产市场。据有关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房产中介从业人员还有55万人左右,而今这一数据已经下降到了38万人,足足少了17万人,大批从业人员的离职,足以说明这个市场赚钱效应已大不如从前。
房地产市场“变天”真的有点超出大众预期,前两三年,大家还在争议房地产市场是否处于分水岭,才一会的功夫市场基本上就形成了了一致“不看好”的观点,从“香饽饽”到“尽量不碰触”,真是如风水轮流转!
如今的房地产市场可以说每天都不一样,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很多人在短时间内面对房地产市场巨大的变化,根本无所适从,越是在这种关键时期,人往往又越容易做出错误判断,我个人给出一点小建议,仅供参考:
一方面,以静制动,不可轻举妄动。影响房价涨跌的很多因素是不可逆转的,比如人口增长,这些重要因素曾经助推了房价上涨,如今反而成了制约房价上涨的关键部分,普通人即便知道这些因素的重要性,但依旧无法准确判断它们最终对房价的影响力的大小,在这种不确定环境中,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观察,少行动。
另一方面,时刻关注重点城市的房地产表现。看全国房价走势,重点就是盯着最具有代表性的30座城市,作为房产市场的风向标,前文也提到2022年前8个月这些城市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成交数据都在下降,在不少城市楼盘各种降价促销的背景下,成交量还在全线下降,意味着热点城市也失去了吸引力,房地产市场短期内想要逆转局势几乎没有可能。
当然,上述建议仅供参考。我国还存在着大量买房刚需,如今不少城市为了卖房也推出了很多优质楼盘,价格相对美丽,加之众多城市房贷利率按照下限执行,即首套4.1%,二套4.9%,贷款买房比之“便宜”不少,此时出手未必不是好的时机。
至于还想靠着卖房赚钱的那些人,如果还想在房地产市场“掀起风浪”,我只能祝他们好运了!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端午假期刚过,在环城南路与禾兴路交界处,由红、绿、蓝、青、金五色草花组成的“五彩嘉兴”主题城市花镜正式亮相,吸引了众多市民拍照留影。从整洁宽敞的道路到隐形井盖,从见缝插绿的街角小花园、微景观到江南韵味的中式建筑立面,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主旋律将是大规模的“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其高度和规模在人类发展史上都将是空前的。这种巨变会给中国城市格局带来巨大冲击,如果说过去城市之间的差距主要局限在GDP多寡、建筑高低和建成区大小,那未来三四线城市与一二线城市的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13日讯(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杨洁规 通讯员 谭洪汀)株洲市石峰区田心片区升级改造,是株洲打响城市更新的第一仗。 三湘都市报记者今日从株洲市石峰区获悉,根据市规委会审批通过的《田心轨道科技城城市更新项目近期实施